搶救珍稀野鳥,海峽兩岸不分國界。兩岸民間鳥會人員首度合作調查「黑嘴端鳳頭燕鷗」,共同保育這種瀕絕、目前只在大陸東南沿海與台灣馬祖地區零星出沒的鳥類。

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余維道指出,「黑嘴端鳳頭燕鷗」屬於夏季候鳥,近年來,在海峽兩岸三地出現數量都在十隻以下,已瀕臨絕種。由於國際缺乏黑嘴端鳳頭燕鷗相關文獻,兩岸合作進行保育,刻不容緩。

中國大陸「浙江自然博物館」與「廈門觀鳥會」保育專家昨天與本地鳥會人士及學者初步交換意見,今天雙方人馬到馬祖,首次對馬祖島上的黑嘴端鳳頭燕鷗進行觀測。

余維道表示,文獻記載,廿世紀初,東南亞曾出現黑嘴端鳳頭燕鷗,但真正「親眼看到」牠出沒要遲至二千年。當時在馬祖島發現四對黑嘴端鳳頭燕鷗,引起注意,之後每年五、六月仍可看到牠們飛來馬祖,但數量稀少,以二○○四年的四對最多。

繼馬祖之後,大陸浙江與福建閩江口也零星看到黑嘴端鳳頭燕鷗。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員陳水華表示,大陸的文獻記載,河北省北戴河與山東沿海地區是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地區,但大陸鳥類學者數年前發現,上述繁殖區已消失,轉而在南方浙江韭山列島與福建閩江口重現。

大陸學者估計,全球黑嘴端鳳頭燕鷗的數目已少於五十隻,上述地區與台灣馬祖是少數仍可「幸運」看到「神話之鳥」(黑嘴端鳳頭燕鷗別名)的地方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...02/4/gp3b.html